为了了解二汽三线建设的历史,学习前辈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5月19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学院追寻三线记忆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在人文学院思政课部主任马保青和法学专业负责人景勤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学院3206会议室开展对老党员邱春正老师的专访。
总结历史,以史为鉴,明大理
在访谈开始前邱老师给我们讲了简明的党史,从党史的角度切入,让我们明了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情怀和精神,讲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本质。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讲述三线建设的进行不只是简单的工业化建设,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创业精神才铸就了三线建设工程的成功。
少年不畏,成长成才,立大志
邱春正,1938年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祖籍福建人。1950年上初中,快毕业时父亲去世了,家中的负担一下子落到了母亲的头上,初中毕业后,家中的积蓄也逐渐见空,本无力支撑邱老上学,但是邱老一心想继续学业,最后幸运的考上了免费的中等师范生,学费全免还包吃住,邱老的学业就这么幸运的开始了。中师毕业后邱老顺利地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物理系。在大学里邱老不仅学习成绩没落下,还以优异的成绩加入了校体操队,顺利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长沙汽车制造学院(一汽在长沙设立的二汽筹备组),结下了邱老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不解之缘。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做实事
邱老初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邱老说起自己当时的情况:“我对做汽车一窍不通,我一个学物理的哪懂这么多啊”邱老就自己一点一点摸索,自己去请教车间的老工人,慢慢的邱老也就什么都懂了,也都把学生教明白了。后来,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始筹备,邱老就自愿申请来到了鄂西北的山沟沟里面支援二汽建设,继续开始他的汽车事业。
十年磨一剑,奉献大山中
二汽的生活比一汽可就苦太多了,光选址就选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最后确定在鄂西北的十堰开展建设。1966年11月二汽中专(1986年并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定址在十堰张湾区红卫的独团沟,选址建校、开山填平、学校布局等邱老也是费尽了心思。邱老深有感触的说:“在大山里建起来的学校有多不容易,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搞基建的老师也就几个,真是困难重重。”学校于1974年正式招生,从邱老带着团队支援二汽办教育到开始正式招生就经历了八年之久。邱老说:“共产党人哪个是怕吃苦怕累的,一心为国家工程建设,为自己的信仰献身就不觉得累了。”是啊,邱老的妻子原本是在广州工作,在大城市什么都有,邱老原本也是有机会去广州发展的。可是邱老毅然带着妻子家人来到十堰二汽支援三线建设。在后来的教学方针上,邱老执行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平民教育理念,为二汽培养了众多的汽车专业人才。
为国为民,不忘初心
邱老用献身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生动事迹展示了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情怀和信仰,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邱老在访谈的最后告诫大家,要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朝着自己的信仰一直走下去,要创先争优,努力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把国家的发展人民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信仰,要有科学的哲学思维能力,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要继续传承在“山沟里建校”的精神,不要被个人的私利所拘泥,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访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团队成员的心中都对邱老涌起一股敬佩,谨记邱老教诲,传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